联赛还剩最后几轮,榜首成都蓉城53分,第二名上海申花51分。
就这要命的2分差距,让即将到来的亚冠精英联赛,硬生生变成了一场大型“人性实验”。
这剧本简直绝了。
申花和蓉城,两支中超的独苗,脚前脚后飞去韩国打亚冠,一个像是去春游的,另一个倒像是去拼命的。
申花这边,大名单一出,球迷圈直接炸锅:阿马杜、马纳法、蒋圣龙,这中后场的顶梁柱,连行李都没打包,直接留守上海“闭关修炼”。
七个主力轮换,这哪是去踢亚官,这分明是去考察韩国的泡菜够不够酸。
你要问我怎么看?
我只能说,申花的算盘珠子,我在上海浦东都听得一清二楚。
这个周末,就是跟成都蓉城的“天王山之战”,一场价值6分的比赛,赢了,联赛冠军的奖杯就等于摸到了一半。
这诱惑,太大了。
大到足以让他们把亚洲赛场的脸面,暂时先放裤兜里揣着。
这操作,说好听点叫“战略性取舍”,说难听点,就是“鸡贼”。
毕竟联赛冠军那玩意儿,对申花来说,馋得口水都快流地上了,上一次捧杯都得追溯到恐龙时代了。
眼看一道“送分题”变成了“抢分题”,他们选择把所有宝都押在这一局上,逻辑上完全说得通。
可隔壁的成都蓉城,画风就完全不一样了。
主教练徐正源那张严肃的韩国脸,说出的话掷地有声:全主力上!
蔚山现代是很强,但我们也不是来旅游的!
干就完了!
好家伙,这一嗓子,直接把申花架在了火上烤。
同样是两线作战,人家怎么就这么“想得开”?
其实这背后,压根就不是什么战术选择,而是两家俱乐部气质的对撞。
申花,像个久经沙场的老油条,深谙生存法则,知道什么时候该“怂”,什么时候该梭哈。
他们输不起了,也等不起了,所以选择了一条看起来最稳妥的路。
而成都蓉城呢?
整个一热血漫男主角。
作为联赛新贵,他们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儿,看谁都想上去碰一碰。
亚冠这个舞台,对他们来说不是包袱,而是勋章。
在客场跟蔚山现代这种亚洲顶级强队真刀真枪地干一场,赢了血赚,输了也不亏。
这种硬仗,是拿钱都买不来的经验值,是锻造“豪门气质”的唯一路径。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那个曾经的“中超样本”——广州恒大。
当年恒大为什么能建立王朝?
靠的就是那股子“老子全都要”的霸气。
亚冠、联赛、足协杯,三线齐头并进,你见过里皮、斯科拉里什么时候公开表示要放弃哪条战线吗?
没有。
真正的王者,从不畏惧多线作战,甚至享受这种四面楚歌的压力。
当然,拿现在的申花跟当年的恒大比,有点耍流氓。
毕竟阵容厚度摆在那,申花这小身板,万一真在韩国拼个筋疲力尽,回来联赛再一哆嗦,那可就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赛季末总结大会上,PPT都不好做。
足球这东西,最邪门的地方就在于,你越是算计,它越是跟你开玩笑。
申花现在把全部精力都赌在了周末的联赛上,就好像一个学生,为了准备数学期末考,把语文、英语全扔了。
可谁能保证,你这数学就一定能考满分?
万一,我是说万一,周末主场作战的申花,因为背上了“必须赢”的心理包袱,反而踢得缩手缩脚,最后被蓉城偷了一个……那场面,简直不敢想。
到时候,今天这波“战略性放弃”,就会成为全网最大的笑柄。
反观成都,他们选择了一条更难走的路。
去韩国死磕一场,体能肯定受影响。
但如果,他们能从蔚山现代身上啃下一块肉,哪怕是平局,那带着这股子“谁都不怕”的士气回到国内赛场,战斗力恐怕要直接翻倍。
有时候,一口气顶一万管葡萄糖。
所以你看,这事儿压根没有标准答案。
申花的选择,是现实主义者的精明;蓉城的态度,是理想主义者的孤勇。
但你要非问我站谁,那我肯定把票投给那个看起来有点“傻”的蓉城。
因为足球的魅力,不在于算计,而在于激情。
我爱看的,是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孤勇,是那种为了荣誉,可以不计得失的纯粹。
至于申花嘛,我只能默默祈祷,他们的算盘没算错。
不然,这个周末的上海体育场,上演的可能就不是冠军争夺战,而是一场大型“战略翻车”直播现场了。
到时候,乐子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