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辉达娱乐 > 新闻动态 > 中方约谈后英伟达拒绝“认罪”,H20拿到出口许可,痛失中国市场?

中方约谈后英伟达拒绝“认罪”,H20拿到出口许可,痛失中国市场?

发布日期:2025-08-19 11:36 点击次数:167

前言

8月9日,美商务部给英伟达开了绿灯,H20芯片出口许可证直接到手。这家公司去年在中国赚了171亿美元,几乎是躺着数钱。

可面对中方的芯片安全质疑,英伟达却来了个硬气否认,技术证明材料至今没个影子。黄仁勋倒是跑白宫跑得挺勤快。

美方许可证管用吗?40%国产化率的中国芯片市场还会选择买他的账吗?

白宫救火,司法部添乱

就在英伟达拿到许可证的前一天,美国司法部突然出手了。

8月5日,两名中国公民在洛杉矶国际机场被拘留,罪名是"非法出口数千万美元AI芯片"。

这个时间点选得很有意思,英伟达正焦头烂额地处理中方安全质疑,美国司法部却来了这么一出。

说是巧合,谁信呢?

黄仁勋8月6日踏进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时,心情应该很复杂。

一边是中方的安全约谈悬而未决,一边是司法部的抓捕行动让局势更加微妙。

短短30分钟密谈后,特朗普政府做出了关键决定。

两天后,美国商务部火速启动对英伟达H20人工智能芯片的对华出口许可证发放。

这个速度,在华盛顿的官僚体系里,堪称奇迹。

黄仁勋这次访美带着明确的交易筹码:承诺在美国追加500亿美元投资并创造3000个工作岗位。

此前因出口管制,英伟达仅在2026财年第一季度就计提了45亿美元损失。

预计第二季度还将损失70亿美元销售额。

中国市场的分量不言而喻:2025财年英伟达在华营收高达171亿美元,占全球业务的22%。

但许可证到手了,真正的战场才刚刚开始。

司法部的抓捕行动本质上已成为科技博弈的延伸武器。

这不是孤立事件,从华为高管事件到所谓"间谍案",美国频繁使用"人质手段"向中国科技企业施压。

军事专家一针见血:美方试图通过拘押人员"胁迫中国在芯片安全问题上让步"。

这场博弈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

技术的双面镜

说复杂,是因为技术从来不是中性的。

美国《芯片安全法案》明确要求受管制芯片必须内置"位置验证"与"远程禁用"功能。

这等于给每颗芯片安装了一个远程遥控器。

想象一下,你家的智能设备随时可能被千里之外的人按下停止键,是什么感觉?

面对中方提出的芯片安全性质疑,英伟达选择了强硬姿态。

在8月1日和6日两度发布的官方声明中,英伟达用几乎相同的措辞断然否认。

"我们的芯片没有后门,没有终止开关,没有监控软件"。

公司首席安全官戴维·雷伯甚至将植入后门称为"给黑客和敌对势力的礼物"。

这种否认与美国政策存在明显矛盾。

更关键的是,英伟达始终未按网信办要求提交技术证明或开放固件源代码供审计。

口说无凭,拿不出证据,谁信?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到1.32万亿元,同比增长15.8%。

清华大学微电子学院分析,中美芯片技术差距正在快速缩小。

《自然》杂志报道中国在AI芯片架构创新方面已实现部分领先。

工信部表示将继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当依赖变成威胁,选择就变得简单了。

技术不是单纯的技术,它也可能是控制的手段。

英伟达的困境在于进退维谷:有后门,进不了中国;没有后门,出不了美国。

这个两难境地,本质上反映了美国技术霸权与商业利益的内在矛盾。

华为们的反击

选择简单,但做起来并不简单。

直到华为们开始反击。

就在英伟达发文辩解的同一周,华为自研的神经网络计算架构横空出世并全面开源。

通过开源CANN技术,华为直接瞄准英伟达经营30年的CUDA生态护城河。

这一招够狠。

昇腾910B等国产芯片性能已追上H20,部分指标实现反超。

国产大模型完成全面适配。

技术专家指出:"以前选英伟达是没得选,现在国产芯片既能满足算力又保障安全"。

车企的动作更直白。

比亚迪、小鹏等车企已实现智能驾驶芯片100%国产化。

今年5月,一家新能源车企用一颗自研"神玑NX9031"芯片直接替换掉了四颗英伟达Orin。

另一家车企则用"Turing"芯片接管了智能驾驶系统。

操作系统、传感器、算法同步国产化,意味着核心技术正一步步脱离英伟达的控制。

百度昆仑芯、阿里含光系列芯片在大模型训练中性能表现优异。

多家互联网公司开始大规模采购国产算力芯片替代英伟达产品。

2024年8月,寒武纪、昆仑芯等国产AI芯片企业获得新一轮融资,总额超过100亿元。

预计2025年国产AI芯片市场份额将从40%提升至60%。

更重要的是,这不是企业的孤军奋战。

国家层面正在推动国产芯片的比例评估和替代计划。

地平线、芯驰、华为等厂商积极与车企对接适配方案。

一旦国产替代形成规模,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将被迅速蚕食。

韩国、日本等国同样在推进芯片自主化,但进展不如中国迅速。

欧盟《芯片法案》投资430亿欧元发展本土芯片产业,中国投资规模更大。

量子芯片、光子芯片等下一代技术路线中国已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现在,简单变成了可能。

游戏规则在改写

中国市场的反应远比白宫想象得冷静。

当H20解禁消息传来,中国厂商没有出现预想中的抢购潮。

相反,三大晶圆厂的订单已排到十月之后。

中芯国际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收入达22.09亿美元,同比增长16.2%,生产线"忙到冒烟"。

中国AI芯片国产份额突破40%,2025年内预计达50%。

2027年汽车芯片100%国产化路线图确立。

特朗普政府8月6日宣布对含半导体的进口产品加征100%关税,反而给国产替代按下加速键。

当成本与安全双重风险叠加,中国企业的选择已不言自明。

McKinsey报告预测,中美芯片"脱钩"将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

预计未来3-5年将形成中美两大芯片生态体系并行发展局面。

国产芯片全面突破后,将带动相关产业链产值超过10万亿元。

H20本是专为中国设计的"阉割版"芯片,全球其他国家无人问津。

4月遭禁售时损失超50亿美元,解禁后向台积电追加30万颗订单。

如今这些芯片可能砸在手里。

中国网信办的约谈至今没有下文,这种沉默比任何声明都更有力量。

技术专家早已指出:硬件后门无法通过软件修复。

在《人民日报》定调"绝不能让带病的芯片上岗"后,监管层手中可打的牌清晰可见。

政府采购清单剔除、关键基础设施禁用、安全审查不通过……

每项措施都可能让H20在中国彻底失去市场。

芯片战争的胜负手,从来不在华盛顿的许可证上。

当中国企业生产线昼夜运转,当华为昇腾芯片装入国产服务器,当车企研发部门测试国产自动驾驶芯片。

这些场景汇聚成的自主创新浪潮,正在关闭英伟达们的机会窗口。

国家安全与数据主权的防线上,中国既不会接受"空头支票",更不会用核心利益交换暂时供给。

禁售不是起点,而是技术自立后的自然终点。

结语

技术封锁客观上成了中国创新的催化剂,英伟达的困境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当华为昇腾装入国产服务器,当车企测试自研芯片,自主创新的浪潮正在关闭英伟达们的机会窗口。

别了,英伟达,真正的芯片战争胜负手从不在华盛顿的许可证上。

友情链接:

辉达娱乐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Powered by 辉达娱乐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