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主机厂的出海,我们相信电池出海也是必然。”国轩高科战略运营副总裁熊永华在2025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发展(上海)论坛上接受太平洋汽车等多家媒体专访时表示,全球预计到2030年将近有4600多万辆汽车,中国占据了一半的份额将近2450万辆。出海对新能源产业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东南亚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重要的出海市场,熊永华倡议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市场。“‘一带一路’整个碳排放在全球占比基本最高,属于发展中国家,碳排放强度比较高。”熊永华表示,东南亚一定会在绿色能源转型这块有非常大的期待。因此希望能够进入到东南亚“一带一路”国家,帮他们破解全球的绿色能源发展难题。
不过熊永华也强调,当前电池出海还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欧洲有《新电池法案》、电池护照以及碳排放足迹,对原材料的本地化,电池的本地化、整车厂的本地化都有明确的要求。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对从原材料规定,必须从自由贸易协定国进行进口,同时电芯和电池系统整车必须在本土化生产。泰国的30/30政策基本要求从明年开始所有的电池在本土化生产。印尼也是一样,印尼有本土化生产证,必须要求本土化率达到40%才能进行上市销售。马来西亚从关税购置税这块进行减免。
谈及在上述挑战下国轩高科如何继续开发海外市场。熊永华表示,国轩高科将在产品、市场、制造、资本四个方面,进行国际化开发。与此同时,公司将在亚太、欧洲、美洲三大海外市场齐头并进。
在专访中,熊永华还透露,在电池出海过程中,国轩高科也在建设动力电池回收体系。目前在海外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自建回收体系,二是跟战略合作伙伴共建回收体系。预计在今年9月会实现99个回收网点的搭建。
值得一提的是,国轩高科的固态电池也在按计划推进中。早在一个多月前的2025全球科技大会上,国轩高科就集中发布六款电池等新品。包括全固态电池,目前已进入预量产阶段;同时发布了续航达1000公里的G垣准固态电池等全新电池产品。熊永华称,预计在2027年第一季度进行量产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