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叙桑园事 水彩寄深情
杭州日报讯 由浙江美术馆主办,中国美术馆、南浔庄弘醒美术馆支持的“再叙桑园——庄弘醒水彩作品展”于6月27日启幕。本次展览精选艺术家庄弘醒创作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101件水彩作品,通过“江南霁”“再桑园”“远行梦”“忆树人”四大主题板块,系统呈现其从连环画创作到水彩艺术探索的转型历程,以及融汇中西艺术语言的独特风格。
1940年生于湖州南浔的庄弘醒,自幼浸润于江南文脉与桑蚕文化之中。9岁时以毛笔描绘家乡解放场景的创作经历,成为其艺术生涯的启蒙。1956年考入南京师范学院美术专科后,他系统研习素描、色彩、国画、油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并广泛涉猎中外文学,为日后的创作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淮阴市一中任教期间,庄弘醒以连环画形式诠释鲁迅、茅盾等文学经典,创作出《故乡》《林家铺子》等插图作品,展现出对现实主义题材的精准把握。1981年调入南京高校任教后,他逐渐从连环画转向水彩与油画领域,并在两次赴巴黎进修中探索中西艺术融合的可能,逐步形成兼具写实韵味与东方诗意的个人语言。
1986年重返故乡南浔后,庄弘醒的水彩创作迎来转折。他摒弃“照片式”的技法束缚,转而以水色晕染捕捉记忆中的江南烟雨,将童年生活体验与文化乡愁凝练为《桑园》《梦里依稀》等系列作品。这些作品以半抽象手法勾勒水乡肌理,用朦胧笔触传递时光流逝的感怀,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与中国美术馆展出时均引发广泛关注。
此次展览特别呈现其“江南霁”板块,通过描绘雨后桑园、青石板巷等场景,展现艺术家对江南美学意象的提炼;而“再桑园”系列则以更富当代性的色彩语言,重构记忆中的故乡图景,折射出农耕文明与现代性的对话。
2024年,庄弘醒向浙江美术馆捐赠《长亭外古道边》水彩系列及《鲁迅的童年》连环画原稿,体现其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深切关怀。浙江美术馆以此为契机策划本次展览,旨在通过系统梳理其创作脉络,探讨水彩艺术在中国当代语境下的创新可能。
展览学术顾问指出,庄弘醒的作品突破了传统水彩的技法边界,其色彩运用兼具印象派的光影捕捉与中国画的意境营造,为水彩媒介的本土化实践提供了重要案例。同时,他对鲁迅题材的长期关注,亦彰显出艺术家以视觉语言诠释文学精神的社会担当。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20日,其间将配套举办多场公共教育活动,包括艺术家对谈、水彩技法工作坊及专题讲座。观众可通过浙江美术馆官方平台预约观展,近距离感受庄弘醒笔下“江南桑园”的诗意与哲思,以及一位艺术家对故土与艺术的永恒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