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长!咱博物馆的恐龙骨架被熊孩子当滑梯了!"实习生小张慌慌张张冲进办公室,手里还攥着半截被扯断的警戒线。老馆长正盯着电脑屏幕两眼放光——Steam弹窗里《双点博物馆》新DLC《奇幻珍宝》的宣传片正播到高潮,画面里穿着铠甲的探险队员从巨龙巢穴拖出个会发光的宝箱。
这游戏可太对老馆长的胃口。现实中管着市级博物馆三十年,退休后反倒能在游戏里继续过瘾。现在新DLC直接把中世纪奇幻世界搬进游戏,那些念叨着"魔法都是骗小孩"的老学究们要是看见宣传片里会走路的盔甲标本,怕是要把假牙都惊掉。四十多种新展品里居然还有会吐火球的龙蛋化石,这可比他上周花三万块收的"宋代青花碗"带劲多了。
凌晨三点,老馆长的书房还亮着灯。屏幕上穿着巫师袍的小人正指挥探险队往马车上装战利品,墙角堆着的考古报告被主机风扇吹得哗哗响。"好家伙,这独角兽头骨自带彩虹特效?"他猛嘬了口浓茶,突然理解为什么年轻人总说"肝到天亮"。现实里打报告等审批要三个月,游戏里点两下鼠标就能组队去挖精灵遗迹,搁谁不上头啊。
新DLC的探险地图做得确实讲究。策划团队显然查过资料,那些散落在古堡废墟的魔法道具,样样都能在《欧洲巫术史》里找到原型。有个收集任务要凑齐炼金术士的七件仪器,老馆长顺手从书柜抽出本发黄的《中世纪科技发展史》对照着看,游戏里连蒸馏瓶的螺旋纹路都和书里插图分毫不差。这种细节控的劲儿,让他想起当年为商周青铜器展较真儿的自己。
最绝的是新增的"魔法暴走"随机事件。正给游客讲解呢,展柜里的水晶球突然飘到半空开始天气预报,穿黑袍的游客立马掏出小本本狂记——这哪是博物馆,简直是霍格沃茨开学典礼。老馆长笑得直拍大腿,转头就在现实馆里加了块"魔法生物特展"的牌子,第二天就把仓库里积灰的"东汉铜镜"摆出来,标签改成"古代占卜神器",参观量愣是翻了三倍。
打折最后那天,博物馆的保安队长老王来串门,看见领导电脑屏幕上满地打滚的哥布林标本,默默退出去换了副防暴眼镜。老馆长正忙着给食人花喂小偷呢,游戏里那个总来捣乱的红帽子小贼,跟现实中总想顺走纪念币的熊孩子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突然福至心灵,第二天就在真实展区加了道"防盗魔法阵"投影,熊孩子们反而排着队来打卡。
有个支线任务特别戳心窝子。游戏里要帮老精灵找回忆,收集齐展品能解锁段精灵族的往事。老馆长盯着动画里泛黄的老照片发愣,想起自己师父临终前念叨的那批流失海外的敦煌文书。他转身就给文物局写了封长信,末尾还画了个游戏里的精灵符号,把年轻科员们看得一愣一愣的。
现在全馆都知道领导沉迷"电子魔法"。有回市里来检查,副局长看见老馆长手机屏保是游戏里的喷火龙骨架,俩人愣是聊了俩钟头《冰与火之歌》的龙族考证。财务科小姑娘最机灵,把申请经费的报表全改成羊皮纸特效,还学游戏里的精灵语在角落画符咒,老头乐呵呵就给批了。
夜深人静时,老馆长常对着游戏里的星空大厅发呆。那些漂浮的魔法典籍多像他年轻时在敦煌见过的飞天,像素组成的银河倒是和博物馆穹顶的星象图重合了。现实里小心翼翼用恒温箱供着的文物,在游戏里能让人凑近了转着圈看,这大概就是科技给的魔法吧。他摸摸办公桌上那个从游戏周边店淘来的迷你水晶球,里面飘着和游戏登录界面同样的雪花。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