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儿挺复杂的,侬瞅瞅哈]
说起恒大这几年的事儿,那真是闹得天翻地覆、地动山摇
我跟你讲,这个公司从一开始起步,就像那种“牛皮糖”一样,越拉越长
你想,咱们从96年开始讲起,许家印那会儿还没啥名气,就是在广州街头巷尾开个小施工队,做点修房子、盖楼啥的,起步那么瞎折腾
那时候中国刚开始搞城镇化,咱们国家也还在“练兵”,各个城市都像打了鸡血似的
恒大正好趁着这个浪头,靠着借钱、拿地、快速度盖房
到2009年,上市了在香港,市值一度飙到705亿港元
也就是许老板一夜之间变成了“富豪榜”上的大佬
那会儿,地产行业真是是“暴利区”,银行贷款好得不得了,政策也比较宽松,恒大就用那种“借鸡生蛋、借鸡养鸭”的高负债模式
[高杠杆的“火锅底料”要炸了]
但你知道不
这模式玩多了,风险也是“爆炸性”的
你拿着银行的钱,拼命扩张,房子还没卖完,预售款就先预支出去了,然后再去借新钱
可其实,这就像那种“走钢丝”,稍不留神
你看,2016年,恒大还发了个28亿美元的高息债,利率最高到12%,就像借钱买炸弹一样
利息每年都像“倒水”一样滚滚而来
那时总负债已经突破万亿大关,看起来还挺“气派”,销售额也冲到1320亿,大家还觉得它“挺厉害的”
可是,情况恰好在这“高杠杆”上——一旦销售不咋地,或者政策突然“刁难”,那资金链就像“断了线的风筝”
[还折腾副业,闹得一锅粥]
你说,许家印也真够“万能”的,不光盖房子
还搞足球、矿泉水、粮油、乳业啥的
那会儿,广州足球队被买下来,砸了不少钱进去,2013年还拿了个亚冠冠军
可惜,足球这个“烧钱机器”实在太厉害,运营费高得离谱
搞得公司财务“乱七八糟”
矿泉水广告满天飞,生产线建得像“工厂大炮”
粮油业务也一样,设备闲得发霉
资金像“打水漂”一样白扔
你说,这些副业本来是想帮公司“补血”,结果倒变成“拖累”,亏得一塌糊涂,财报一出来
[政策一变,局面就像“翻车”]
最致命的转折点出当下2020年8月
那叫“最绝”的“三条红线”政策
国家为了遏制房地产泡沫,专门制定了一套“新规矩”:要控制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
要知道,恒大一踩这三条线
净负债率爆表,现金比低得像“水里泡的虾”
之前靠借钱滚雪球的“老套路”就被一刀斩断,资金链一下子就“卡脖子”
2020年9月,恒大发布一份报告,爆出个“天大的事情”——有1300多亿的资金要用来“回购”投资,都是之前从2017到2019年借的钱,投资者还包括万科、山东高速,签的协议里还说,三年内上市
但谁料到,上市没成,钱还不上
[“喝水都难”的救命稻草——卖房救急]
到了2021年,恒大还想“硬撑”,春节那会儿,拼着命打折促销,六百多个楼盘打七五折,销售额一下子冲到1026亿
可是,其实,这就像“喝毒药解渴”,每卖一套房都亏钱,资金“像漏水的水桶”一样
银行开始“抽贷”,供应商都急眼了,纷纷跑来“讨债”,工地也停了一大半
到了12月3日,广东省政府派了“工作组”进驻恒大
那年,恒大亏了6862亿,物业减值就占了快一半,外汇亏损、利息支出也不少
2022年亏损还在继续,亏了1258亿,折腾了两年,亏了个“八千亿”大窟窿
[债台高筑,泥足深陷]
你瞧,恒大的负债已经飙到2.44万亿
真是像“天上掉馅饼”变成了“天上掉馅饼的坑”
土地储备多达3亿平方米,地价又贵
债务利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政策一变,销售就跟“打了折扣的蛋糕”,预售款都收不齐
违约潮就像“春笋般冒出来”
商票逾期,从去年11月开始就“闹腾”,到2021年6月
美元债也“玩完”,境外债权人追债不停,散户的烂尾楼像“烂苹果”
一堆业主围着总部“讨钱”
媒体还爆料,恒大早就“造假数据”,拖欠供应商和业主的钱,表面风光
许家印的角色也绕不过去,他自己从公司分红拿了差不多500亿
家族通过境外信托“锁住”了资产
儿子啥的都在信托里,结构复杂得像“迷宫”
2018年起,他用分红和美元债
把几千亿的钱“转移”到海外
截止到2022年,前妻丁玉梅还在加拿大卖豪宅,比市价低了30%
这笔钱可能也流回了“漏水的锅底”
许家印还搞了个“离岸公司”,在开曼、英属维尔京注册了200多家子公司,账目像“迷宫”一样
追债的债主追得“焦头烂额”
[不跑的“铁人”——法律把他绑死了]
你说,许家印要是想跑,早就跑掉了
谁还会在这“泥潭”里挣扎
2023年3月,广州中院发了个“限制消费令”,说他不能坐飞机出国
资产法院“冻结”了,像那辆“湾流G450”私底下飞机、劳斯莱斯幻影、香港的几套豪宅
总价值超过20个亿港元
这些家伙,都是“股权嵌套”结构
法院查了几个月还没查明
到今年9月28日,许家印涉嫌违法犯罪
到2024年1月,他正式“清盘”了
2024年3月,证监会还罚了他4700万
给他“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当下他就像个“铁人”一样,关着、“低调”
恒大的清盘还在搞中,2025年,听说还要开庭
境内的项目虽然部分复工,想交付也不容易
你想想,这个“八千亿大坑”填都填不满,影响到产业链的每一个角落,银行借的钱都还不完
供应商、购房者都像“被甩在一边的孤儿”
整个行业也开始洗牌,回归理性发展,像那种“死水微澜”的感觉,未来怎么走
你看,恒大亏掉八千亿,绝不是天降的“馅饼”
这个高杠杆,真是像赌博一样,赢了风光
许家印玩得太大,政策一变,立马“翻车”——就是“赶鸭子上架”
不小心就摔个“稀巴烂”
他不跑,纯粹是法律和债务“锁死”了他
咱们普通人看了,得吸取点教训,不要盲目借钱扩张
脚踏实地才是“长远之道”
这事儿告诉大家,商场如战场,杠杆玩太大
别看当下恒大“翻车”了,影响还远不止这一家
千万别轻易踩这个“雷区”
那些烂尾楼上百万业主,维权像“打官司”一样难;供应商追债,产业链都“断裂”了;失业率飙升
年轻人找工作都“难如登天”
国家也在推“保交楼”,但执行得慢得像“龟爬”
境外债追债、美元债违约的事也浮出水面,中美债务的“暗战”更激烈了
你说,恒大要是破产保护,估计美国那边也不给面子,美元高息债掏空公司
这个故事告诉咱们:企业得稳扎稳打,别只盯眼前的短期利润
老板们,要懂得留点“底线”,别贪分红,把钱都留在企业里
国家的调控也要“敏感点”,三条红线早点调整
或许就能少点“血泪史”
普通人买房,也不能盲信“预售神话”
要看看开发商的财务样子
说到底,恒大这事,就是借钱玩的太“疯”
许家印不跑,是因为“墙太高”
希望其他企业能从中吸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眼下,恒大的清盘还在走着,2025年的事还没人说得准,债权人排着长队
许家印这人,估计也真“难翻身”了,集团业务逐步缩减,整个地产圈都在“洗牌”
有点像那种“旧江湖”要全部换新
那八千亿的坑,填不满,但这份“警示钟”却敲得“震天响”
希望以后别再有人“玩火自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