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九三阅兵,绝对是现象级的。有些画面,到现在还刻在全球军事观察家的脑子里,时不时就得翻出来品一品。当一排排崭新的国产大家伙轰隆隆驶过,全世界的镜头,都被一个叫“战略打击群”的方阵给死死拽住了。
这名字一听,就透着一股不好惹的气质。里面的东西,更是硬核到不行。东风-61、巨浪-3、惊雷-1,三款国之重器首次同框,陆基、潜射、空基,海陆空三位一体的终极打击力量,拼图齐了。咱这一出手,就是掀桌子的王炸。
美英法各国的记者,闪光灯都快按爆了。他们从装备的涂装、尺寸、细节里,嗅到了一股子深不可测的技术实力,这让人不得不服。一位新加坡的高级研究员说得更直白,中国这次亮的肌肉,够那些没事总想来拱火的国家,回家好好掂量几天了。
这编号怎么跳着来
然而,就在洪秀柱被现场那股气势深深感染,旁边的宋楚瑜也感慨“谁也别想抢占我们一寸土地”的时候,大洋彼岸的美国分析师们,却在直播里看出了点怪事。他们心里全是问号:东风-61都来了,那江湖上盛传的东风-51呢?怎么没影了?
美国媒体的报道里,字里行间都是这种困惑。“这个横空出世的东风-61是啥来头?为啥中国的导弹编号,能直接跳过一个号?”这背后的门道,让五角大楼的分析师们抓耳挠腮,愣是想不明白。
德国的专家们赶紧去翻资料库,结果发现,“东风-61”这个名字,上一次出现还是在遥远的70年代。那是个液体燃料导弹项目,可早在1978年就下马了。显而易见,今天这个威风凛凛的大家伙,跟半个世纪前的老计划,压根不是一回事。
老大哥东风41的传说
很快,美国“动力”网站扔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这个新的东风-61,很可能就是西方情报界猜了很久的“东风-45”或者“东风-51”。说白了,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东风-41洲际导弹的正式接班人!
这个说法,越想越有道理。从阅兵画面看,东风-61和东风-41用的几乎是同一款发射车,个头也差不离。这就意味着,如果发动机或燃料没啥颠覆性变革,那真正的升级,八成是藏在那个神秘的弹头里了。
提起东风-41,那可真是无人不知。作为我国第四代战略核武器,它那1.4万公里的射程,早就不是秘密。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有份报告评价说,东风-41的分导式多弹头技术“近乎完美”,能带6到10枚核弹头,而且个个都能独立变轨,让现在的反导系统基本就是个摆设。
要知道,美军现役的“民兵-3”也就带3个分导弹头,这么一比,东风-41的突防能力,简直是降维打击。前五角大楼顾问罗伯特·哈迪就承认过,东风-41那种公路机动、无依托发射的能力,让导弹的生存率高得离谱,美国想在战前把它找出来,几乎不可能。
王牌换人这事瞒不住了
可现在,就连东风-41这么猛的角色,都有了接班人。东风-61的公开亮相,等于直接告诉全世界一个事实:东风-41在我们这儿,可能已经算不上最顶尖的了。这么一来,美国最忌惮的那张中国核底牌,恐怕真的要换人了。
更震撼的还在后头。紧跟着东风-61和巨浪-3的第一方队,是由东风-5C压轴的第二方队。官方的介绍很简洁: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液体导弹射程远的优点,全世界都知道,俄罗斯的“萨尔马特”就是个例子。而官方给东风-5C的十六字描述,更是字字千钧:“以武止戈、砥定乾坤、全是戒备、覆盖全球”。
这番话,听得所有国人腰杆都更直了。一个东风-61的横空出世,一个东风-5C的霸气压阵,这套组合拳打出来,信息量已经拉满。
结语
中国的战略核力量,正在经历一次质的飞跃。我们手里的剑,换了一代又一代,但目的从来没变过,那就是拥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来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安全,顺便也维护一下全球的战略稳定。看来,美国人一直担心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