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豆进口一直主要靠美国那边供给,没想到这回巴西突然插了一脚,让美国人有点儿看不顺眼,还直说中国缺乏大国的风范。
2023年前两个月,中国一共进口了1617万吨大豆,巴西那边贡献了224万吨,比例大概是13.85%,算不上特别高。反倒美国那边占了大头,进口量达到了1159万吨,占了71.68%。
巴西这劲头挺猛啊,产量也够大,2022年就达到了1.52亿吨,占了全球的四成多,比美国还多出29%。
一看到中国这边的情况,巴西豆子又便宜又靠谱,大家都愿意多囤点儿,美国那边心里可不乐意,媒体上就开始说中国买巴西粮食会让全球粮食危机更严重,说这责任得不着边儿。
其实美国这番话听着就挺可笑的,自己掺和事儿在前头,还好意思去批评别人。前些年,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闹得挺厉害,美国加关税,限制出口,中国也只能找备份方案。
巴西确实挺合适的,土地宽广,气候宜人,大豆种的那叫一个快活。中国进口大豆的依赖程度挺高,2022年进口量达9117万吨,自己产还不到2000万吨,依赖率达到82%,比石油的依赖还高出71%。
粮食安全可不能让自己卡住了命脉,所以多样化进口渠道绝对得上路。巴西的大豆不仅产量大,最近还开始用人民币进行结算,2023年3月底,中巴就宣布不再用美元,而改用人民币来做贸易结算,这步走得稳,既躲开了美元的变动,又省了不少成本。
卢拉总统一上任,就挺力推中巴合作,4月跑来中国,签了好几份协议,农业贸易成了核心。结果美国那些政客气得跳脚,指责中国是在打破全球粮食平衡,但其实他们心里明白得很,只是担心美元的霸权会被动摇。
转眼到了2024年,这种趋势变得更明显啦。中国进口大豆超过亿吨,巴西供应的超过7000万吨,占了大头,达到了七成多;而美国的份额也只剩两成多。巴西经济从中获益不少,一季度的贸易顺差高达161亿美元,增加了20%左右。
中国买家蜂拥而至巴西,据彭博社报道,4月的一周内就采购了240万吨巴西豆,计划在5到7月发货。巴西农民都乐得合不拢嘴,纷纷扩大种植面积,产量也稳稳当当地。在中国这边,饲料和油料的需求量很大,猪肉鸡肉啥的,都得靠大豆蛋白来撑场面。
美国豆农真是愁坏了,订单少得可怜,价格跌得哗哗响,库存还堆在那里。路透社报道说,美国大豆的销售旺季,全部被南美抢走了中国的订单呀。特朗普那会儿一喊让中国买,现在拜登那笨拙模样也没啥用,吭哧吭哧叫破喉咙都没用。
再讲讲为什么巴西能后来居上吧。人家巴西可是南美的农业巨头,大豆出口全球排第一,供应链那叫一个成熟。从农田到港口,物流都顺着跑,真是顺顺利利,让人佩服得不得了。
中国推行“一带一块儿”倡议,和巴西对接增长规划。到2024年11月,中方代表访巴签了38份合作协议,推动大豆贸易更上一层楼。巴西开始用人民币结算,这样一来就避开美元汇率的变动风险,交易的成本也明显减少了。
跟美国比起来,巴西的大豆基本都是非转基因的,质量也符合中国的需求。到2025年上半年,巴西对中国出口的大豆达到3186万吨,占总出口的70%以上,7月份单月出口达到923万吨,比去年同期多了32%。
中国的总进口量是1.05亿吨,其中巴西佔了7465万吨,而美国则是2213万吨。巴西的贸易顺差在2024年预计会达到746亿美元,对华的顺差约为440亿美元,经济反弹的势头相当明显。
美国方面一直在动些小动作,政客们还扯什么中国买巴西粮食会造成危机,其实全球粮食短缺这事儿,主要还是他们自己惹的祸。搞地缘冲突,弄得供应链乱成一锅粥,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美元霸权在他们眼里可是命根子,一旦中巴开始用本币结算,去美元化的势头就迅速升温了,美国当然得焦急不已。之前用人权啥的当幌子打压中国,现在又扯粮食危机,明显是在试图孤立中国,压制经济发展。
结果呀,中国经济表现得挺稳的,预计到2024年还能保持5%以上的增长,进口渠道多样化让供应链更有弹性。巴西的卢拉政府也是挺硬气的,反对美国吊销巴西官员签证,坚决主张多边合作。
到目前为止,2025年8月,美国的大豆可能都烂在地里了,出口商损失得上百亿。九月份中国采购了800万吨大豆,全部来自南美;十月份的400万吨也同样都是从南美进口的。
巴西抢了先机,搞得美国挺蒙圈。专家们都说,中国的进口大豆策略挺聪明,虽然国产大豆产量提高了,但跟进口的规模和成本比起来,还差点儿。国产大豆主要走非转基因路线,瞄准高端市场,但总量还不大。在国际市场上,美国、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占据了出口的九成,而作为最大的买家,中国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
你看看,曾经美国几乎把中国的大豆市场拿得死死的,可现在份额掉得挺快,豆农们日子过得不咋地。伊利诺伊州那些主要种大豆的农场,以前对华出口占了大半,现在订单都清零,农民只得卖地谋出路。
巴西帕拉纳州的农场主扩张领地,雇了不少工人,经济也变得更热闹。中国消费者得到了好处,豆油和豆粕的价格保持稳定,肉蛋奶价格也没涨。全球的贸易就这么搞,你不跟上,别人就会抢先。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