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RADER发现“一小时就赚了 4.5 万美元!” 当迷因股狂热再度席卷市场,Reddit 论坛的 WallStreetBets(WSB)子版块瞬间沸腾起来。交易者们纷纷晒出自己的收益截图,在虚拟空间里互相炫耀,同时还不断给彼此打气,呼吁大家坚持持仓。这热闹非凡的场景,恍惚间让人穿越回了 2021 年初迷因股狂潮最鼎盛的时期,那种集体性的交易狂热再次弥漫开来。
本周,WSB 上关于迷因股的讨论帖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短短几天就有数百条。一位交易者兴奋地晒出截图,展示自己通过对科尔斯百货(Kohl’s)的大胆押注,成功斩获了 85 万美元的暴利,字里行间满是抑制不住的喜悦。另一位则详细分享了自己的操作:以 45 美元的低成本押注连锁零售商 Krispy Kreme 的价外看涨期权,最终竟变成了超过 1.5 万美元的收益,这样的收益率让不少人惊叹不已。
“现在的氛围简直和 2021 年一模一样,” 一位化名为丹(Dan)的 WSB 用户深有感触地表示。周二晚间,他在浏览 WSB 时看到一篇极力吹捧 Krispy Kreme 的帖子,帖子里详细分析了买入的理由,配上各种看涨的预测数据,瞬间点燃了丹的交易热情。他回想起 2021 年因犹豫而错过游戏驿站暴涨的懊悔,这一次,他没有丝毫迟疑,果断投入 10 万美元买入了 Krispy Kreme 的股票。
其实,在丹买入之前,市场上已经有了先例。Opendoor Technologies 的股价就因为社交媒体上的疯狂炒作而一路飙升,成为了本轮迷因股热潮中率先 “起飞” 的个股。而科尔斯百货也在周二加入了这场狂欢,交易量突然暴增,对其看涨期权的需求也急剧上升,双重推动下,股价大幅上涨,成为了 WSB 用户们热议的焦点。
丹当时觉得自己的选择无比明智。开盘前,Krispy Kreme 在盘前交易中就上涨了约 40%,看着账户里的数字不断跳动,丹的持仓一度浮盈 4.5 万美元。他还在 WSB 上戏称这是自己的 “疯狂甜甜圈头寸”,言语中充满了得意。周围的网友们也纷纷前来祝贺,有人询问他的操作逻辑,有人表示自己也跟着买入了,整个讨论区一片喜气洋洋。
然而,好景不长。这看似完美的交易并没有持续太久,就像一场绚烂却短暂的烟火。Krispy Kreme 的股价在开盘后并没有延续盘前的强势,反而开始震荡下行。起初,丹还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这只是正常的回调,坚信 WSB 的力量能再次推动股价上涨,就像 2021 年游戏驿站那样,散户的集体买入可以对抗机构的做空。
他不断刷新着股价走势,看着浮盈一点点减少,从 4.5 万美元到 3 万美元,再到 1 万美元,心也跟着一点点往下沉。周围的讨论氛围也渐渐发生了变化,之前那些看涨的声音开始减弱,出现了一些质疑和担忧的帖子,有人开始呼吁及时止盈,有人则恐慌地表示自己已经开始亏损。
丹的心情也从最初的兴奋跌入了焦虑。他想起自己投入的 10 万美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是自己积攒了很久的资金。他开始在心里挣扎:是赶紧卖出保住剩下的收益,还是继续持有等待反弹?想起自己 “疯狂甜甜圈头寸” 的戏称,现在只觉得有些讽刺。
其实,丹的经历并非个例。在 WSB 的迷因股交易中,这样的大起大落时常发生。散户们凭借着集体的热情和对 “抱团取暖” 的信念,试图在资本市场中创造奇迹,但市场的复杂和多变往往会给他们上一堂深刻的课。2021 年的迷因股狂潮中,就有不少散户经历了从暴富到亏损的过山车式体验,如今历史似乎在以相似的剧本重演。
随着 Krispy Kreme 股价的持续回落,丹的浮盈彻底消失,甚至开始出现亏损。他在 WSB 上默默地删掉了之前炫耀浮盈的帖子,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绿色数字,陷入了沉默。周围的讨论依旧热烈,但内容已经变成了对后市的猜测和对此次波动的分析,有人将原因归结为机构的打压,有人认为是前期涨幅过大后的自然回调。
这场由 WSB 主导的迷因股狂欢,还在继续上演着各种戏剧性的情节。交易者们在其中追逐着财富梦想,有人得意洋洋地收获颇丰,有人则在波动中承受着亏损的痛苦。而丹的 “疯狂甜甜圈头寸”,也成为了本轮迷因股热潮中一个缩影,映照出散户交易的狂热、冲动与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