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养老金调整方案终于敲定。7月28日公布的新规将从明年1月起实施,7月底前已补发1-7月差额。
92岁李大爷每月能多领126.
4元。6500元养老金加上高龄补贴,让他成为受益最明显的群体之一。
83岁张先生住在偏远地区,每月涨幅达133.8元。
地区补贴让他的实际涨幅比普通退休人员高出不少。72岁王先生每月增加79.
52元。虽然工龄32年,但缺少高龄和地区补贴,涨幅略显不足。
三类人最容易月涨超百元。
80岁以上老人、偏远地区退休人员、工龄长且养老金高的群体优势明显。
高龄补贴最高达41元。
90岁以上老人能享受这笔额外补助,相当于多领半个月的菜钱。艰苦地区补贴最高33元。六类偏远地区的退休人员每月能多领一笔"辛苦钱",这个政策很实在。
工龄挂钩最高每月24.4元。
38年工龄的李大爷在这方面就比年轻人多拿不少。
养老金水平挂钩最高39元。
6500元的基数让李大爷在这方面又占了优势。新方案兼顾公平与倾斜。既保证人人有份,又重点照顾特殊群体,这个做法值得点赞。
定额调整每人22元。
虽然比去年少了5元,但好歹是实打实的增长。工龄单价有所下降。
超过15年部分从1.6元降到0.8元,这让长工龄的人有点吃亏。
养老金挂钩比例降至0.6%。去年是0.
9%,这个降幅确实不小。高龄补贴大幅缩水。
90岁以上群体从80元降到41元,几乎腰斩。偏远地区补贴也减少。六类地区从65元降到33元,这个调整幅度出乎意料。
补发金额已经到账。7月底前,1-7月的差额应该都打到账户了,快去查查吧。
8月起按新标准发放。以后每个月都能多领一笔,虽然数额因人而异。1047万退休人员受益。
这么大的群体,调整方案必须慎之又慎。
涨幅差异体现政策导向。高龄、偏远、长缴费的群体获得更多关照。
工龄价值被稀释了。长缴费的激励作用似乎有所减弱,这个变化引发讨论。
养老金差距可能拉大。高基数群体在挂钩调整中仍然占优,这个趋势值得关注。
新方案引发热议。有人叫好,也有人觉得自己的涨幅不够理想。
建议子女帮父母算算账。
不同情况涨幅差别很大,需要具体测算。
未来调整方向引猜测。明年会不会继续降低补贴标准?这个悬念留给大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