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阅兵式上走过的印度方阵,简直就像打开了一本活的人种教科书。
前排走着皮肤黝黑、卷发浓密的士兵,活脱脱非洲来的兄弟;中间是小麦肤色、高鼻梁的军官,看着像欧洲混血;后排还有几个黄皮肤的小个子,说是东亚来的都有人信。
这哪是军队啊,简直就是个行走的"人种博物馆"!
要说印度为啥能凑出这么个"联合国部队",那故事可得从几千年前说起。最早来印度安家的是尼格利陀人,这帮老兄从非洲溜达过来,皮肤黑得发亮,头发卷的像羊毛,个子都不高。他们躲在丛林里打游击,活像一群丛林特种兵。可惜好景不长,冰河时期来了批新邻居——原始澳大利亚人,长得跟澳洲土著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皮肤深褐,脑袋长长的。这两拨人凑一块儿过日子,慢慢就混出了达罗毗荼人。
达罗毗荼人可不得了,在印度河边搞出了哈拉帕文明,修城墙建水利,活脱脱是青铜时代的"基建狂魔"。可惜啊,公元前1500年左右,一群骑着战马、拎着铁器的彪形大汉从西北边杀过来了。这帮雅利安人可不好惹,高鼻梁深眼窝,个个人高马大,三下五除二就把达罗毗荼人赶到了南边去。
雅利安人站稳了脚跟还不满足,搞出了个种姓制度。他们把达罗毗荼人定为最低等的首陀罗,自己当起了婆罗门和刹帝利。这招够狠,一用就是几千年。不过他们也没得意多久,波斯人、希腊人、突厥人、蒙古人,你方唱罢我登场,把印度当成了自助餐厅,谁来了都要啃两口。
最绝的还是英国人,带着洋枪洋炮来了不说,还玩起了"分而治之"的把戏。锡克人当兵,孟加拉人种地,高种姓当官,把印度人种分得明明白白。英国人还搞起了混血政策,不少白皮肤的军官就是那时候留下的种。这么一来,印度的人种拼图就更乱了。
要说印度为啥能把这些五花八门的人种凑一块儿没散架,那还得感谢三样东西。头一个是印度教,把征服史编成了神话故事,让低种姓的人觉得受苦是上辈子造的孽。第二个是军队,按着不同人种编成不同兵团,廓尔喀人、锡克人各管各的。第三个就是外敌了,北边有老冤家巴基斯坦,东边还挨着中国,逼得这些不同人种不得不抱团取暖。
现在走在印度大街上,能看到黑得像炭的达利特在扫大街,白得发亮的高种姓在五星酒店喝下午茶。学校里教课的老师可能是雅利安人的后代,开突突车的司机没准祖上是原始澳大利亚人。这么个神奇的国家,人种复杂程度堪称世界之最,可他们偏偏还就凑合着过下来了。
要说这人种大杂烩是怎么维持到今天的,那还得归功于印度人的"凑合"精神。管你黑的白的棕的,能过日子就行。这种"和而不同"的生存智慧,倒也是独一份。下次要是看见印度阅兵式上那些五花八门的脸,可别再大惊小怪了,人家这可是有几千年历史的"特色"呢!
本文旨在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