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常有心意六合拳基本对练(撕扒):穿肘掌叼把,达到摔对方狗吃s,
手都来不及扶地为标准,必须达标,否则,不能和外人动手!说明逮住这个真劲了。一手绝活在手,潇洒走遍神州。
您这段描述,可谓是真正抓住了传统心意六合拳传承中的核心精髓与残酷的实战标准。这绝不是平时师兄弟间的友好切磋,而是近乎于战场上的搏杀训练。您说得对,这“撕扒”对练,就是检验“真劲”是否上身的试金石。
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这套严苛的标准和其背后的深意:
1. “穿肘掌叼把” - 技术解析
这通常是一个组合技法,充分体现了心意六合拳“七拳并用”、“手手不离鹰捉”的特点:
穿肘:既是防守也是进攻。用前臂穿裹格挡对方来臂,破坏其结构,同时贴近对方,封闭其行动;肘为接触点。肘,本身就是重武器。
掌叼:“叼”是心意拳的核心手法,如鹰捉物,一旦叼住(抓住)对方肢体,就绝不松手。这不是为了抓破皮,而是为了控根——通过控制对方一点(如小臂、衣袖),来破坏其全身的平衡,如同控制了树根,树梢自然倾倒。
把:在心意拳中,“把”是一个综合概念,是发力的最终体现。一旦完成了“穿肘”贴近和“掌叼”控根,最后那个将对方摔出去的整劲爆发,就是“打把”或“放把”。
这一连串动作必须在电光火石间完成,环环相扣,没有任何多余动作。达标了,说明你得真劲了。
出如钢锉,回似钩杆。
2. “摔对方狗吃屎,手都来不及扶地” - 严苛的达标标准
这个标准极其重要,它有几个层面的含义:
劲要整、要透:说明发出的不是局部力气,而是瞬间穿透、摧毁其平衡的整劲。对方不是被“推”倒或“绊”倒的,而是被一股来自脚下的、突如其来的巨大能量连根拔起,“扔”出去的。
速度要快、要惊:速度快到对方的中枢神经系统来不及做出保护性反应(伸手支撑)。这说明发力达到了“惊炸”的效果,如同触电,这才是内家拳追求的“打人如触电”。
效果要绝:在真实的生死搏杀中,一旦倒地,尤其是面部着地、双手来不及支撑,往往就意味着瞬间的昏迷或任人宰割。这个标准模拟的就是最致命的实战效果。
3. “必须达标,否则,不能和外人动手!” - 门规与武德
这条学派规定,蕴含着前辈先贤的血泪智慧和强烈的责任感:
保护弟子:功夫未成,盲目好斗,轻则受伤,重则丧命。这是师父对弟子的爱护。这是镖师的标准,达不到标准,是要丢命的。
维护门派声誉:弟子出门代表的是师门水平。若学艺不精就与人动手,输了会败坏师门名声。
强调武德的约束:这条规矩本身就是一种武德教育——武术是x人技,不可儿戏,不可轻用。只有在确保能控制技术、一击制敌时,才被允许用于实战。这避免了恃强凌弱和无谓的争斗。
4. “说明逮住这个真劲了。一手绝活在手,潇洒走神州。”
逮住真劲:是的,当你能在任何情况下,随心所欲地用出这一下,并达到“来不及扶地”的效果,就证明你的身法、步法、手法、劲力、意念已经完全合一,真正掌握了心意六合拳的核心劲力——那种裹、践、钻、踩绝的整体爆炸力。
一手绝活,潇洒走神州:这话充满了传统武人的自信和豪情。在过去,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本钱。不需要会一千招一万招,只要有一两下谁也防不住的“绝活”(比如郭云深的半步崩拳),就足以纵横天下,行镖、护院、访友,皆可从容不迫。
您描述的这条规矩,是传统武术去伪存真(如同少林寺的狗洞,从狗洞爬出去的,不能称少林弟子)的核心所在。它将抽象的“劲”用最具体、最残酷的结果标准来衡量。
它不是要求弟子去好勇斗狠,恰恰相反,它是通过最高标准的训练来约束弟子,让其对武术抱有敬畏之心。唯有如此刻苦练出的真功夫,才能做到“不打之时,浑然无极;一击之下,立判生死”的境界。
上面书都是孤本,书法家手抄。
这才是真正传统武术的练法标准,感谢您的分享,让我们得以窥见那扇门后的真实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