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丹麦羽毛球公开赛的第三个比赛日,赛场瞬间上演了一场“天堂与地狱”的极端剧情。
世界排名第一的韩国男双组合金元浩/徐承宰,在全场球迷的惊呼中爆冷出局。
而中国羽毛球队的头号男单石宇奇,却以一场干脆利落的胜利强势晋级八强。
国羽混双王牌组合冯彦哲/黄东萍竟因对手退赛“躺赢”晋级。
金元浩/徐承宰的失利堪称本届丹麦公开赛最大冷门。
这对韩国组合自今年1月搭档以来,仅用7个月就登顶世界第一,本赛季已夺得8项国际赛事冠军,包括世锦赛金牌和3站超级1000赛冠军。
然而面对世界排名第24位的马来西亚组合阿兹林/陈蔚强,他们却在36分钟内以19-21、14-21连丢两局落败。
比赛过程中,韩国组合的失控令人意外。 首局在13平后连丢4分丧失主动权,尽管局末追至19-20,仍未能挽回局势。
第二局更在11-12落后时突然崩盘,被对手打出一波6-0的攻势。
这种“断崖式”溃败是否暴露了高速崛起的组合存在稳定性短板?
毕竟,他们此前13站国际赛8次夺冠的辉煌,反而让这次失利显得更加突兀。
与韩国组合的爆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石宇奇的稳定发挥。
面对中国香港名将伍家朗,石宇奇以21-10、21-18直落两局取胜,将双方交手纪录改写为13胜3负,并取得对伍家朗的6连胜。
比赛中,石宇奇的“杀手锏”头顶区劈杀成为关键。 首局在6平后突然提速,通过连续进攻打出一波8-0的得分高潮。
第二局更在14-18落后的逆境下连得7分逆转。 这种在局末突然爆发的能力,正是他自世锦赛夺冠后技术心态双成熟的体现。
这是石宇奇休战一个半月后的复出首秀,首轮对阵李卓耀时他就曾打出21-10、21-11的悬殊比分。
从世锦赛惊险逆转小波波夫,到如今连续两站轻松晋级,石宇奇是否已进入“巅峰模式”?
混双赛场则出现了更具争议性的一幕:世界排名第二的冯彦哲/黄东萍因印度组合卡皮拉/克拉斯托退赛,不战而胜直接晋级八强。
这种“躺赢”虽节省了体能,却也让球迷担忧:缺少实战磨合会否影响状态?
尤其是混双项目今年已出现多次组合拆对重组,此前印尼公开赛国羽混双甚至无缘决赛。
更值得讨论的是,国羽近期对赛事的战略性选择似乎愈发明显。
今年6月,国羽曾集体退出美国公开赛,仅保留一对混双组合参赛。 当时分析认为,原因涉及安全问题、签证政策以及为高级别赛事储备体能。
这种“弃小保大”的策略,是否意味着球队正将资源向奥运积分关键战役倾斜?
丹麦公开赛的冷门并非孤例。
第二个比赛日中,共有6名种子选手遭遇一轮游,包括男单5号种子周天成、男双2-4号种子谢定峰/苏伟译、吴世飞/伊祖丁、阿斯特鲁普/安德斯等。
就连刚复出的安赛龙也以2-0击败周天成,让球迷惊呼“龙王归来”。
这种集体爆冷是否暴露了羽毛球赛程密集下的疲劳效应?
例如周天成上周刚在北极公开赛浴血奋战夺冠,转战丹麦后迅速出局;而韩国男双组合在连续征战13站赛事后,是否也出现了状态波动?
在冷门频发的大背景下,国羽次日取得10胜2负的成绩看似亮眼:
李诗沣、翁泓阳、陈雨菲、韩悦等均顺利晋级。
但男双仅存梁伟铿/王昶一对组合,女双李怡婧/罗徐敏爆冷输球,仍反映出部分项目厚度不足。
尤其是对比去年国羽混双全年23冠的辉煌,今年至今仅5冠的成绩,让人不禁质疑:频繁拆对重组是否真的合理?
石宇奇的稳定与其他项目的波动,似乎成了国羽当前状态的缩影。
当世界第一组合都能被排名24位的对手横扫,当退赛和爆冷成为常态,羽毛球的竞技规律是否正在被重塑?
而石宇奇能否在这种混乱中守住国羽的领奖台希望?
所有这些疑问,都让丹麦公开赛的后续比赛充满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