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手机又看到那个新闻,真把我给气笑了。你们说,那些天天喊着要“跟着美国混”的国家,结果呢,最后只能在美国白宫对面街头,跟媒体嚷嚷几句,这画面是不是太讽刺了?我当时就想,这哥们儿心里得憋着多大的火,才能干出这种事儿。
我昨天看到的数据,直接就愣住了。上个月,韩国对华出口额同比下降了9.3%,你知道这什么概念吗?韩国的半导体出口,可是他们经济的大头,结果今年一季度,对华半导体出口额直接腰斩,跌了超过四成。这还是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自己发布的数据,不是我瞎编的。你说,一边是经济数据看着都心惊肉跳,另一边呢,还在各种场合高调站队,跟着美国大摇大摆。嘴上说不脱钩,身体却很诚实,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美国自己是玩“近岸外包”和“友岸外包”玩得溜,把产业链往回搬,或者搬到它觉得“安全”的国家。那些被它拉着走的国家,真以为能分到一杯羹吗?我看未必。日本经济新闻之前就报道过,去年英特尔在爱尔兰的扩建工厂,居然拿到了美国的一大笔补贴。我当时看到这消息,就觉得有点不对劲。英特尔不是美国的芯片巨头吗,在海外扩建,美国还要给钱?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就是它在筛选盟友,谁听话,谁在我的“朋友圈”里,谁就能分到肉。那些指望搭顺风车的,很多时候只是被当成了背景板。
我记得去年下半年,有几家日本和韩国的半导体企业,因为美国的芯片法案,被迫选择站队。要么在美国建厂,拿那点补贴,要么就可能被卡脖子。这哪是合作,这分明就是“二选一”的霸道条款。我查了一下,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到目前为止,美国芯片法案批准的补贴,大头都给了英特尔、台积电、三星这些巨头,尤其是英特尔,拿的是最多的。其他的国家,很多时候,只是跟着美国一起去“制衡”谁,结果自己家的产业,反倒因为供应链重组,成本增加,竞争力下降。这不是替别人扛雷吗?
还有那个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我当时就觉得这玩意儿有点虚。这框架去年到搞了好几轮谈判了,结果呢?根据彭博社的报道,核心的贸易支柱谈判,基本上陷入僵局,很多成员国对它能带来的实际经济利益,都持怀疑态度。这不就等于说,美国拉了一堆小兄弟,说要一起搞个大生意,结果画了个大饼,大家围着转了一圈,发现饼画得挺好看,就是吃不着。这白宫门口的记者会,不就是在告诉全世界,我们虽然是“盟友”,但遇到了问题,连个正式的沟通渠道都没有,只能在街边开骂吗?
我看最近有分析师就指出,一些国家跟着美国走的代价,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韩国跟日本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一边是出口数据下滑,另一边是国内企业在寻找新的出路,而不是一味地跟着美国指挥棒转。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也不是傻子,苦日子过多了,自然就会思考,这条路到底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非此即彼。盲目站队,把自己的国家利益押在别人的战略上,这风险可就太大了。
就拿最近那个白宫门口的“控诉”来说,我琢磨着,这背后肯定不光是某一个事件那么简单。它折射出来的,其实是那种深层次的无奈和不甘。你以为你紧跟老大就能分到好果子,结果发现老大压根没把你当回事儿,出了事儿,你连个能正经说话的地方都找不到。这种感觉,是不是就像你平时帮朋友两肋插刀,结果等你遇到麻烦了,他连个电话都不接一样?这种滋味,真的不好受。
所以,我看到那个新闻,就觉得这些人啊,是真的该好好想想了。跟着美国,究竟是能帮你解决问题,还是会让你自己陷进去,最后还落得个里外不是人。这事儿吧,真的挺让人唏嘘的。
声明: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内容 90%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