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这事真就这么过去了?辽宁的两小将就这么被禁赛三年?还倒打一耙,说什么“这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点?三年,三年是什么概念?是让人心里有点堵,感觉这“惩罚”比一个意外的罚单还要大几倍。年轻啊,刚出来打打比赛,谁知道会惹出这么大的麻烦。你说运动员在场上打架,是不是都得被无限放大?这不,裁判都没出牌,怎么就裁定他们要这么严重的处罚?
我昨天看到现场的录像,场上确实有些激烈,但四个孩子如果说都在打架,我真要笑了。有的说“他们打架了,打了还得三年禁赛。”他们打架?他们就站着互推互踢,你说这是打架?我真不知道裁判看的是不是同一场比赛。因为当时的冲突还挺常见的,球场上哪场不出点摩擦?指导思想是不是变了?凡事都要拿放大镜放到如此夸张的程度,年轻人犯点错就这么追责?我觉得这可能是“惩戒”到极致的例子。
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错。他们确实违反了纪律,打架这个事儿本身就是不对,但三年禁赛?你把他们的未来都要扼杀掉?我觉得这对两个孩子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对,可能有人说“这是为了体育的纯洁性”,但我倒觉得,这种事也得讲点人情味。有时候,我们处理事情的尺度,是不是能不要那么死板一点?打架的是他们中最年轻的两个,原因又很复杂,可能是场上情绪失控,也可能是裁判的判罚让他们火上浇油,但三年,就像把未来的篮球星直接葬在了地下。
这个处罚公告一发出,评论区都炸了,有人说“上海天山少年打架也没被禁赛这么久”,有人说“这不是用两套标准在打人”。更神的,有人开始拉到“是国家希望之星,辽宁未来的希望”,你说这话出来就有点扯了吧?未来的希望,怎么就得毁在一场冲突里面?这帮年轻人真就没有成长的空间?是不是他们在场上的每一次失控就得用“终身禁赛”来回应?我真是想知道,裁判的尺度到底是怎么定的。
还记得以前听说的,裁判的判罚有时候有点“偏心”,看队伍的关系或者裁判自己的喜好。而这次,裁判啥都没出场,判罚的标准都在背后。你想想,要不要这么一种情况:他们打架了,但其实中间还夹杂很多误会和压力。就比如说,场上那些人,可能一秒钟还在吵架,下一秒就被判了“打架”,是不是有点太快了?裁判是不是也应该多考虑一下情境和心情?
如果说这两个人真被“永远禁赛”,我觉得无论是对他们还是对整个联赛,都是一种败坏联赛的操作。你说,把一个年轻人一刹那的情绪拍碎了,这还能发展出什么?我一直在想,如果让他们去日本、韩国,比如移民那里,说不定会觉得宽松一些,环境好一些,受的教育也更成熟。张峻豪虽然天赋不错,但他也许真的需要换个场景,把那里的篮球环境看得更清楚些。
反正我觉得,辽篮也不会无情无义。这两个孩子,辽篮一定会帮他们的。未来可能会“借”他们去海外发展一段时间,等心态稳定了,再回来,继续打球。提醒一句,如果能把这作为一次成长的契机,也许他们以后能变得更强,毕竟跳出舒适圈,也算是给自己的人生找点新方向。联赛向来喜欢一味严罚,但真能解决问题吗?我看未必,这事真就这么过去了?还是说,下一次还得看谁敢惹事?